創業作為一個商業領域,致力于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機會,如何出現并被特定個體發現或創造,這些人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后產生各種結果。
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關于初創企業融資階段部分:
初創公司一般具有兩個特征:
1、不能在貸款市場和證券公開市場上籌集資金;
2、發展具有階段性,而在每一階段,因企業規模、資金需求、投資風險等方面都有明顯差別,因此需要不同的融資方式。
種子期
融資方式:政府專項撥款、社會捐贈和創業投資
企業只有很少的人,這些人幾乎全部是企業的股東,大家拿著很少的資金,僅憑一個想法在做。產生的是實驗室成果、樣品和專利,而不是產品。這一階段的投資成功率最低,但單項資金要求最少,成功后的獲利最高。
發展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
這個時候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個處于初級階段的產品,而且擁有了一份很粗的經營計劃,一個不完整的管理隊伍,這個時期的企業是最不穩定的。技術風險與種子階段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投資成功率依然較低。
成熟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
技術風險大幅度下降,產品或服務進入開發階段,并有數量有限的顧客試用,費用在增加,但仍沒有銷售收入。至該階段末期,企業完成產品定型,著手實施其市場開拓計劃。
企業這個時候形成了一套確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盈利模式,公司管理趨于正規化,但是在中國很多成熟期的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顯得很不成熟,以至于上下級關系明確。
擴張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私募資金以及優先股等
企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已具備成功的把握,企業可能希望組建自己的銷售隊伍,擴大生產線、增強其研究發展的后勁,進一步開拓市場,或拓展其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
獲利期
融資方式:發行股票上市
這一階段,企業的銷售收入高于支出,產生凈收入,創業投資家開始考慮撤出。對于企業來講,在這一階段籌集資金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過發行股票上市。成功上市得到的資金一方面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后勁,拓寬了運作的范圍和規模,另一方面也為創業資本家的撤出創造了條件。創業投資家通常通過公開上市而撤出, 但有時也通過并購方式撤出 。
以上五種階段就是初創公司發展的五部曲,大家可以對應著自己公司情況看看屬于哪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