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等三條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 總論
1.1項目概述
1.2建設單位介紹
1.3編制依據
1.4可行性研究報告研究范圍及編制內容
1.5主要研究結論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項目建設背景分析
2.1.1a縣至b縣公路建設背景分析
2.1.2a縣扶貧攻堅小康大道背景分析
2.1.3a縣仁美鎮至楊場公路背景分析
2.2項目建設必要性分析
2.2.1適應沿線經濟發展、進而促進a縣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2.2.2增強a縣對外交通能力和完善地區路網的需要
2.2.3是對接精準扶貧、實現貧困村脫貧致富的需要
2.2.4是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的客觀要求
2.2.5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
2.2.6推動和促進a縣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
第三章 經濟社會與交通現狀分析
3.1項目區概況
3.1.1研究區域概況
3.1.2經濟發展概況
3.2項目區交通運輸現狀及發展
3.2.1交通運輸現狀
3.2.2項目在路網中的作用
3.2.3交通運輸發展趨勢
第四章 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
4.1項目選址
4.1.1項目選址原則
4.1.2項目建設地點
4.2建設條件分析
4.2.1地質構造
4.2.2水文地質
4.2.3地震效應分析
4.2.4不良地質及特殊現象
4.2.5天然筑路材料條件
第五章 建設方案
5.1工程概況
5.2道路工程
5.2.1a縣至b縣公路結構方案設計說明
5.2.2a縣扶貧攻堅小康大道結構方案設計說明
5.2.3a縣仁美鎮至楊場公路結構方案設計說明
5.3橋涵工程
5.3.1a縣至b縣公路
5.3.2a縣扶貧攻堅小康大道
5.3.3a縣仁美鎮至楊場公路
5.4排水工程
5.4.1采用規范
5.4.2設計標準
5.4.3排水方案
5.5電力工程
5.5.1設計采用的規范
5.5.2工程方案
5.6綠化工程
5.7照明工程
5.8交通工程
5.8.1設計規范
5.8.2交通標志
5.8.3交通標線
5.9征地拆遷工程
5.9.1設計依據
5.9.2征地拆遷補償方案
5.9.3征地拆遷內容及拆遷資金預算
第六章 節能
6.1分析依據
6.2項目能耗指標
6.2.1項目建設期耗能
6.2.2項目運營期耗能
6.3項目節能措施
6.3.1建設期節能措施
6.3.2運營期節能措施
6.4節能評價結論
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
7.1分析依據及執行標準
7.1.1分析依據
7.1.2執行標準
7.2環境設計保護范圍及對象
7.3施工期間環境影響分析
7.3.1施工期主要環境污染源
7.3.2施工揚塵控制措施
7.3.3施工噪聲影響措施
7.3.4施工固體廢棄物影響緩解措施
7.3.5施工期污水控制措施
7.3.6施工期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7.4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
7.4.1運營期間環境影響分析
7.4.2運營期間環境影響控制措施
7.5項目總體環境影響控制措施
7.5.1減緩工程環境影響的對策
7.5.2路線方案的對策
7.5.3路基邊坡防護對策
7.5.4借方、棄方及水土保持對策
7.5.5綠化恢復植被對策
7.5.6橋梁環境保護對策
7.5.7其他對策
7.6環境評價結論與建議
7.6.1結論
7.6.2建議
第八章 勞動安全
8.1施工安全設施
8.2交通安全設施
8.3防震措施
第九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
9.1項目組織管理
9.2項目管理目標
9.3項目管理工作
9.4項目管理方案
9.4.1安全管理
9.4.2質量控制
9.4.3進度控制
9.4.4造價控制
9.4.5財務管理
9.4.6合同管理
第十章 項目實施進度
10.1編制依據及原則
10.2項目實施內容
10.3項目進度安排
第十一章 招投標
11.1招標方案編制原則
11.2招標原則
11.3招標范圍
11.4招標組織方式
第十二章 項目投資估算
12.1投資估算依據
12.2投資估算范圍
12.3總投資估算
12.3.1工程建設費用
12.3.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12.3.3預備費用
12.3.4建設期利息
12.4資金籌措方式
12.4.1資金結構
12.4.2項目資本金籌措計劃
12.4.3貸款計劃
12.4.4資金管理
第十三章 財務分析
13.1財務評價依據及方法
13.2還款資金來源及償債能力分析
13.3貸款償還計劃
13.4還款措施
13.5項目工程款結算估算
13.6貸款償還能力與財務生存能力評價
13.7財務評價結論
13.7.1有關問題說明
13.7.2地方財力分析
第十四章 社會評價
14.1社會影響分析
14.1.1項目對所在地區居民就業和收入影響
14.1.2項目對所在地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14.1.3項目對所在地區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
14.1.4項目對所在地區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容量和城鎮化進程等影響
14.2互適性分析
14.2.1與項目直接相關的不同利益集體對項目的態度及參與程度
14.2.2項目所在地區的各類組織對項目的態度
14.2.3項目所在地社會環境條件對項目的態度
14.3社會評價結論
第十五章 社會穩定風險與控制
15.1項目穩定風險評估情況
15.2防范化解風險對策
15.3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論
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1結論
16.2建議
(以上報告目錄僅供參考,尤其數據圖表方面以中哲咨詢發布的最新標準為準。此內容版權歸中哲咨詢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錄,中哲咨詢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某地等三條公路建設項目;
2、建設單位:某交通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3、項目性質:新建
4、建設地點:某市a縣,其中A路建設地點為一鎮至二鎮,扶貧攻堅小康大道建設地點為三鎮,B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設地點為四鎮至二鎮;
5、擴建規模與內容:項目建設內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污水、雨水工程)、照明工程、電力工程、綠化工程、交通、拆遷、橋梁涵洞等工程。其中A路建設23公里二級公路,貧攻堅小康大道建設7.5公里四級道路,仁楊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設18.859公里四級公路;
6、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20300.00萬元,工程建設投資估算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其中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費用12920.71萬元,占總投資的63.65%;第二部分工程其他費用5285.35萬元,占總投資的26.04%;第三部分基本預備費用1013.93萬元,占總投資的4.99%;第四部分建設期利息費用1080.00萬元,占總投資的5.32%;
7、建設周期:項目總建設期3年,即2015年至2017年,其中A路建設期2年(2015年-2016年)、扶貧攻堅大道1年(2016年)、仁楊路2年(2016年—2017年)。
【項目市場行業分析】
某地至b縣公路是某市路網規劃“三橫八縱及瓦屋山景區公路”格局中第二縱中的一段,其中a縣段道路全長約23公里,也是a縣境內的一條主要的經濟干線,是集運輸、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道路,在全縣經濟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丹夾公路是a縣城通往九龍山省級森林公園的必經之路,也是a縣城連接成昆鐵路b縣站的主要通道。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飛速發展,旅游業日漸興旺以及沿線陶瓷工業的發展,本段公路的交通量將急劇增加,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要求。本路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后來雖經不斷改造,至90年代時分段改建基本達到三級公路(部分為二級),2006年該路改建成二級公路(山嶺重丘,路基8.5米寬),2012年對南門山至石馬村(K3+310~K7+000)段改建成12米寬的二級公路。隨著公路沿線陶瓷工業的發展,大型車輛較多,現狀路況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旅游業開發對交通的要求。丹夾公路作為某市和樂山兩市之間的市際通道,也是a、b兩縣之間生產、生活資料運輸以及群眾出行的重要通道,丹夾公路a縣段現有路面破損嚴重,嚴重影響了沿線企業生產和群眾的生活。同時丹夾公路a縣段是省道S401線利用段,此次A路改造有利于下一步為提升省道作好準備。
a縣扶貧攻堅小康大道位于a縣張場鎮,分別途經a縣省級貧困村萬年村、三合村、岐山村和廖店村,4個村共有19個村民小組,998戶3541人,其中,貧困戶170戶475人。由于處于總崗山脈,山高坡陡、土壤缺水,自然條件差,并且區域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村社道路年久失修,生產生活資料、農副產品運輸難等問題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近年來,a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以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加強貧困群眾就業技能培訓,提升貧困人口素質;進一步的,實施干部定點駐村幫扶,幫助貧困村發展培育主導產業,切實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為早日實現貧困村脫貧致富,道路交通建設要先行,本項目的建設是生產、生活資料運輸以及沿線群眾出行的重要通道,據于此,本項目的建設迫在眉捷。
【中哲咨詢對商業計劃書提供的價值】
?商業計劃書框架搭建:完成整個商業計劃書框架構建,使項目表述邏輯清晰、主次分明,并整理出核心競爭力。
?市場分析及痛點挖掘:通過詳實的數據論證細分行業的現狀、規模、前景,提出項目開展的痛點和目標。
?商業模式的梳理:基于產品與運營方式,梳理出公司可視化的商業模式,突出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發展前景。
?完善融資策略與財務分析:根據戰略規劃進行切實的財務分析,并對融資資金使用計劃、退出方式等提出適當建議。
【中哲咨詢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的價值】
中哲咨詢具有國家發改委頒發的甲、乙、丙級工程資質證書,擁有一支專業、經驗豐富的項目投融資咨詢團隊,我們將為本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以下價值:
?運用科學成果進行經濟論證,減少決策盲目性,提高項目建設速度和建設質量:依據國家發改委編制要求,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框架構建,使項目表述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編制主要對項目的市場需求、資源供應、規劃方案(建設規模內容、設備選型、工程設計等)、環境評價、節能、安全、投資及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從技術、經濟、工程等角度對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并對項目建成后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償還貸款能力及社會環境影響進行科學預測,為項目投資決策提出公正、可靠、科學的投資咨詢意見。
?全面系統分析,一本報告多種用途:對投資項目的技術資源條件、區域市場需求、財務經濟狀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通過項目可行性研究對項目實施條件是否具備、項目技術水平是否先進、項目投資是否具有經濟合理性、投資能否取得最佳效益等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報送國家發改委(立項、核準或備案)、銀行貸款融資、IPO上市募投、申請國家政策資金、企業工程建設指導性文件、企業申請政府補貼等多功能用途。
【團隊優勢】:中哲咨詢擁有經驗豐富的咨詢團隊,并聘請來自四川省工程咨詢院、中國建筑節能研究所、四川大學、政府等專家作為公司技術顧問,資深專家團隊擁有10余年咨詢與策劃經驗,公司負責人都具備 4+3 的從業經驗(4 年企業工作背景+3 年以上的投資、產業研究、金融、咨詢方面的工作經驗)。 針對政府各類立項項目,在專家評審階段,公司將提供咨詢和指導服務;根據項目評審需要,可派遣專家現場指導評審工作。
【經驗優勢】:中哲咨詢在咨詢策劃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研究專長從最初的地產業、制造業、流通和服務產業,擴展延伸至農業食品、鋼鐵冶金、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石油化工、交通運輸、電子信息、機械加工、服裝紡織、電力電氣、金融服務、建筑地產、汽車制造、家電通信、教育培訓等十六大行業。截止2016年底中哲咨詢已累計完成各類咨詢項目8000余例,中哲不僅服務于國內客戶,也幫助國外企業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服務客戶和合作伙伴涉及世界 500 強企業、各大商業銀行、高校及科研院所、各級政府機構、各類投資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中小型企業等。
【資質優勢】:中哲咨詢本身具有工程咨詢甲級、乙級、丙級資質,同時,中哲咨詢已與四川、重慶、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安徽、江蘇、山東等多家具有相關資質的咨詢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咨詢服務范圍涵蓋各種專業和類別,專業等級涵蓋甲、乙、丙級,進一步豐富了符合相關業務要求的資質。
【性價比優勢】:中哲咨詢各類工程咨詢報告(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資金申請報告、節能評估報告等)和商業計劃書等的收費標準遠遠低于相關政府機構指導的國家標準,在國內眾多咨詢機構中處于中等水平,合理的價格,優質的質量,快捷的過程,性價比高。
【數據信息優勢】:為保證咨詢服務的準確性,中哲咨詢專門成立了中哲信息研究中心,中哲信息研究中心建立了經濟運行監測數據庫,廣泛采集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商務部、工商、稅務、行業協會、高等院校以及各領域科研機構(中國產業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室等)的數據與資料,目前已有行業與產品數據庫、企業數據庫、進出口數據庫和區域經濟數據庫四大經濟運行監測數據庫,并一直保持更新。
【售后服務優勢】:中哲咨詢始終把客戶的價值訴求放在第一位,對于交付的咨詢報告業務,針對各類咨詢項目,中哲咨詢提供終身免費的咨詢報告服務修改期。